4個退化性關節炎的早期表徵

分享給好友:

發佈日期:2023-12-16

4個退化性關節炎的早期表徵

1.關節僵硬:很多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在清晨起床或長時間靜止後,常感到關節僵硬。長期受到重複性的刺激和傷害可能引起關節慢性發炎,發炎和消炎的反覆過程也會改變關節周圍組織的生化特性,進而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此外,急性扭傷、挫傷、拉傷等嚴重的關節損傷也可能導致關節僵硬,引起關節發炎。

2.關節腫脹:當退化性關節炎發生時,關節的滑膜經常會發生發炎。舉例來說,如果手指關節患有退化性關節炎,初期症狀可能包括手指的腫脹和輕微的疼痛感。這是因為當關節滑膜中的痛覺感受器感知到疼痛訊息時,大腦皮層會發送指令,促使滑膜分泌更多潤滑液,以修復和潤滑組織。如果關節中的縫隙滑液積聚過多,就會導致腫脹。

3.關節活動幅度受限:身體某個或某些關節的活動範圍受到限制,變得不太靈活。例如在跑跳、蹲下或跪下時,膝蓋關節在彎曲時顯示出有限制或跛行的現象,雖然還未出現明顯的僵直,這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早期症狀。

4.關節反覆出現喀嚓聲:如果關節偶爾發出喀嚓聲,通常只是由於關節內外壓力的變化引起的。但如果喀嚓聲經常發生,可能是由於膝蓋內的韌帶、肌腱等軟骨組織的退化,使得在活動時兩端的骨頭互相碰觸而產生的聲音。若出現這種情況,應儘早就醫以避免過度摩擦,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4招保養關節健康 防範關節退化

1.多運動:一般人誤以為避免退化性關節炎或緩解已出現症狀的最佳方法是多休息、少運動,但這是錯誤的看法。正確的方式應是透過適度的運動提高骨密度,促進關節滑液囊的滑液分泌,同時強化周圍肌肉和韌帶結構,使強健的肌肉有助於支撐身體,分擔重量,進而保護關節。

2.使用保護工具:穿戴護膝、護腕、手套和毛襪有助於保護關節並提供保暖;當膝關節發炎時,可以考慮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在必要時減少對關節的負擔。

3.減重和調整生活習慣:管理體重是直接減輕骨骼和關節負擔的方法。肌肉長時間過度使用可能導致失去彈性和力量,進而增加對關節的負擔,因此需要適當的休息。在工作中應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減少提重物和爬樓梯的次數,同時盡量避免穿高跟鞋,以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

4.冷熱敷:冰敷適合於急性發炎或關節積水的情況,每日使用冰塊進行冰敷約20~30分鐘。此外,也可以選擇在早晚進行熱敷或享受溫水浸浴約10~20分鐘,以減緩疼痛感並提高關節柔軟度。

資料來源:HEHO health & hope

為提供您最佳的網站使用體驗,本官方網站會於網站使用本身或第三方的Cookie,以作為技術、分析、行銷之用。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若想瞭解更多,可閱讀Cookie隱私權政策。